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放假时间重合,会构成一个持续八天的长假期。根据《证券日报》向多个网络旅游平台及实体旅行社门店了解到的信息,"十一"假期期间的旅行安排需求持续增长,许多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已经出现预订紧张的情况,有些旅游产品甚至已经完全售完。
苏商银行特邀研究付一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透露,今年“十一”黄金周旅游消费市场展现出几个显著特点:出行安排的规划时间比往年更早,且更偏爱国内长途旅行;同时,消费领域正形成多样化结构,深度体验型、主题设计型、文化发现型等旅游项目不断出现,以此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要。
详细分析,9月9日,该企业(即“众信旅游”)公布的相关信息表明,到9月8日为止,“十一”假期旅游参与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130%,商品交易总额增长超过120%,国内及国际旅游市场均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。
根据航旅纵横的数据统计,到9月8日为止,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国内航线机票的订购数量已经超过326万张,平均每天订票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26%。目前,最受欢迎的十个旅游目的地分别是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广州、深圳、昆明、西安、杭州、重庆和南京。
为期八天的假期让远途旅行成为许多人首选的活动。(信息来源“租租车”)根据九月四日公布的国庆租车预约统计,国庆期间国内自驾车的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五点八,预计在九月十五日前后会出现预约数量的顶峰。同时,出国自驾车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五,预计今年内出境游的需求将达到最高水平。
最近一个星期,想要“十一”假期旅游路线的客户数量持续增加。商品定价经常变动,很多消费者会在提前两周到四周的时候下单,少数人甚至提前数月就完成了预定。深圳市龙岗区某携程实体店负责人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谈到。
为了迎接“超长黄金周”,国内热门景点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。例如,被称为“三峡旅游”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期在交易场所网络交流平台上透露:面对即将到来的“十一”旅游高峰期,企业将事先妥善安排各类旅游项目的内部运力资源分配方案,会运用诸如征用其他航线游船、临时增设运行班次等手段来应对;倘若接待量超出公司最大承载限度,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,公司也会主动倡导旅客调整出行时间来分散客流。在人流密集时段,企业会特别留意服务品质,着力提高顾客的满足程度。
众多旅行机构同样积极准备。比如,岭南控股相关人士在交易场所交流平台上提及:为了应对中秋与国庆的旅游高峰期,该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事先确定了热门的航班位置,并且预先购置了旅游目的地的酒店房间、入场券等紧俏资源,在产品供应方面与节日期间外出人群的需要进行协调配合,策划了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的热销推广方案。
今年“十一”假期期间,就旅游产品与服务供应方面而言,相关行业如旅行社、景区、酒店等在产品创新与服务改进上取得了显著进步,从而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,这一点是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所强调的。
付一夫指出,就旅游业长远发展而言,消费层次正在显著提高,观光客不再满足于浅尝辄止式的游览,而是更加看重旅行感受、文化底蕴以及量身定制的服务。此外,旅游业同其他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,诸如“旅游+文化”、“旅游+体育”、“旅游+康养”等创新型模式持续不断出现。上市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动向,着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。